2014年 02
2014年 02

2014-02-11 音乐

0
2014-02-11

罗胖:

有一个经典的教育学观点,就是别强制孩子干什么,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嘛。但是昨天我突然想起了傅雷和傅聪这一对父子,又觉得这个观点其实是有点问题的。在《傅雷家书》里面,大家看到的傅雷是一个那么博学、那么慈爱的父亲。但是实际上在傅聪小时候,傅雷的暴脾气是大得吓人的。据说傅聪在一楼练钢琴哈,只要稍微一音不对,傅雷就在楼上用拐棍敲楼板。如果明显孩子偷懒了,那老爹就会冲下楼来一顿暴打。人家傅雷大儿子是抱着儿子的头直接往墙上撞的,一点不计后果的。那我的问题就来了。傅聪曾经说过,一个器乐家,每天至少要保持六个小时以上的练习才能技术不生疏。那么真的有人从小就对音乐一直保持那么大的兴趣吗?如果没有来自傅雷这样父亲的粗暴的强制,人类还培养得出音乐大师吗?今天回复“音乐”两个字,给你看一个音乐家的困惑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