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俗社会和公民社会
1. 昨天说到边界意识。有一次我跟快手的创始人宿华聊天,他是一个二胡爱好者。到北京的第一天晚上,抄起二胡拉了一段,得,隔壁来敲门了,你这个声音扰民了。从此,这二胡就没碰过。2. 而他在老家呢,每天晚上都要拉两个小时,那隔壁邻居不烦吗?宿华说,我家隔壁邻居是开卡拉OK厅的,我从小就是听他家里有人唱歌睡觉的。我们两家人从来都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对。3. 宿华说,他的老家是民俗社会,而北京是公民社会,其中最大的区别,是人和人之间对边界的感知不同,对相互冒犯的容忍度不同。4. 过去我们总是从道德是非的角度来看这个区别,什么进了城人情就冷漠,或者回了乡七大姑八大姨问问题没分寸。其实,这不是谁对谁不对的问题,这是两种差别很大的文明样式而已。文明样式各有不同,但现代文明基本规则却通行世界。教养,需要从小培养。这本《儿童教养》推荐给你的孩子——包括待人接物、餐桌礼仪、社交礼仪和日常生活四册,让孩子习得一套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规则,与世界文明接轨。▽ 戳此为孩子的未来铺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