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效的书本理论
1. 按照经典的营销理论,假设你卖同一种商品,标价可以是57,也可以是59,你标哪个?当然是59,多赚两块嘛,反正都是50多块钱,顾客对这点差价没那么敏感。2. 但是,北大的刘德寰教授说,这个理论在中国的某些市场上就不见得适用。为啥?因为中国某些市场上还有讨价还价这个变量。他就真做过一个实验,进了一种衣服在小摊上卖。标价59的时候,还价起点一般是30,成交在35到40之间。3. 但是,有趣的来了,当标价是57的时候,顾客一般都会迷惑一下,这个数字不常见啊,显得很精确的样子。所以大多数顾客还价的起点变成了50,成交价在50到55之间。你看,标价57比标价59赚得还多。4. 真实世界经常就这样,它会在书本理论上叠加一个意想不到的维度,这时候书本理论往往就没用了啊。每一个商业问题,背后都有它的运转逻辑。只有通晓了这个逻辑,才能识破各种套路。推荐《5分钟商学院·实战》,一年时间,每天5分钟,通过260个现实的商业案例,让你看到问题的本质,迅速提升商业战斗力。订阅指南① 如果你是安卓手机用户:▽ 戳此直接订阅② 如果你是苹果手机用户:请下载「得到」App,注册登录;搜索“刘润”或“商学院”,选择“实战篇”完成购买。